亚洲最大橡塑展——CHINAPLAS 2025国际橡塑展于4月15日-18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举行,其中医用材料专题备受瞩目。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飞速进步,高分子材料在医疗器械中的应用愈发广泛且深入,行业在材料技术突破、质量控制标准完善以及生产工艺优化等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
为助力企业探索创新路径,4月17日上午,深圳市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促进会联合雅式展览服务有限公司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13号展厅会议室举办“医疗器械高分子材料技术研讨及质量提升论坛”。论坛聚焦医疗器械高分子材料发展趋势与技术革新,吸引了百余位医疗器械行业及相关领域企业研发、市场等相关岗位人员参与。
论坛伊始,促进会执行副会长黄进作开场致辞,剖析了当前国际形势下行业面临的挑战,并呼吁企业通过协作共享资源,共同突破技术壁垒。
在技术前沿版块,医疗聚合物材料领军者—ZEUS工业品公司亚太区市场部经理系统解析了《新型高分子材料研发趋势》 ,基于导管从单层结构到多功能复合体系的发展历程,提出“五维创新矩阵”发展模型,强调导管工艺优化、微型集成、功能复合、质量追溯、环境友好等核心要素的协同发展。
天津海河生物医药科技集团化学分析事业部负责人分享了含橡塑高分子材料的医疗器械需基于ISO 10993-18等国际标准,通过化学表征评估材料成分及潜在风险,结合加严浸提、GC/MS等技术精准识别可浸提物,并依托毒理学阈值(AET/TTC)实现风险可控化。
深圳聚环科技有限公司谭总以《高性能可吸收医用高分子材料》为题,阐述了可吸收材料通过降解周期与力学性能的精准调控,在骨科植入物、心血管支架等领域的革新应用,同时指出小口径人工血管(<6mm)仍面临血栓与内膜增生等技术瓶颈。他展望,国内通过功能化材料研发与自主技术突破,可推动可吸收材料从“替代进口”迈向“原创引领”。
广州医捷医疗器械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卢总聚焦《适用于环氧乙烷灭菌的医疗器械材料评价》,强调灭菌工艺需严格遵循生物相容性、残留控制等核心要求,并依托物理性能测试与老化试验保障器械安全性,呼吁行业以国内外标准推动灭菌技术规范化发展。
业聚医疗集团研发项目负责人在《橡塑材料国际化转型》分享中表示,国产医用塑料虽市场规模快速扩张,但高端材料仍依赖进口,亟需通过产业链协作、技术创新与质量体系优化,突破供应链不稳定与法规壁垒,实现从“中低端主导”到“高端替代”的转型。
论坛现场座无虚席,议题涵盖技术前沿、标准实践与产业升级,参会者纷纷表示内容充实且具指导价值。
本次论坛不仅为医疗器械高分子材料领域搭建了技术交流与协作创新的平台,更彰显了行业直面挑战、共谋突破的决心。展望未来,随着材料科学的持续突破、标准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产业链协同能力的提升,国产医用材料有望在全球竞争中占据更高位势,为患者提供更安全、高效的医疗解决方案。期待行业以创新为引擎,以质量为基石,携手绘就医疗健康领域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让科技之力真正赋能人类生命质量的跃升。
论坛结束后,促进会秘书处一行参观了副会长单位美好创亿医疗11号馆A11展台。此次美好创亿医疗带着精密注塑工艺与智能自动化技术精彩亮相,吸引众多观众驻足交流。